省土地学会赴无锡、苏州、南通开展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专题调研

5月10日至12日,省土地学会会同河海大学、江苏苏地仁合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组成调研组,先后前往无锡、苏州、南通市开展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专题调研。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顾迅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小风、省土地学会副秘书长潘道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金志丰、学会办公室主任郑丽红、江苏苏地仁合公司总经理陈晓梅、自然资源研究院院长赖松清等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无锡市锡山区和新吴区、苏州市太仓市、南通市通州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察看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等多种方式供应的工业用地案例及存量工业用地盘活情况,并与当地政府领导、自然资源部门及相关处(科)室负责人和典型企业代表举行座谈,听取各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推进情况、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等。




5月10日在无锡市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孙电副局长、相关处室和新吴、锡山分局负责人及典型企业代表等分别介绍情况和意见,演示“产业用地绩效管理系统”,并进行了互动交流。无锡市加快构建“465”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以“五调三退”为核心的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改革,聚规划、准入、供应、监管、盘活等环节,形成了覆盖全类型的产业用地供应政策体系和“优选项目、优配资源、优化监管”为核心的全链闭合管理模式。




5月11日在苏州市太仓市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苏州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施旭、太仓市政府副市长吴敬宇、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太仓市、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市、吴江区等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代表分别介绍情况和意见,播放相关视频片,并进行了互动交流。苏州市持续深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进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积极探索先租后让模式,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动力,努力实现工业用地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太仓市在全国先后首创“双信地”供应模式、产业用地“竞生态投入”配置模式,为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5月12日在南通市通州区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学会理事长魏钦稳、通州区政府副区长张连清、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徐晖、通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俞华、如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葛鹏洲及典型企业代表等分别介绍情况和意见,并进行了互动交流。南通市始终坚持政企双向选择、以点带面、权责相当原则,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大力推广弹性出让,稳妥试行先租后让,创新服务监管举措,有力保障多元市场主体用地需求,有效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

调研组充分肯定无锡、苏州、南通等地在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中的实践探索和成效,认为各地立足实际,在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改革中的先行先试为全省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下一步课题研究和制度优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江苏苏地仁合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科技服务站)